从生理上来说,人类显然是分为男女两性的,这是由人体内有没有Y染色体来决定的。不过今天在邮件组里跟人讨论其他问题,有人回复了这么一条:同源染色体的基因重组本是用于降低有害突变保留的几率、维持遗传完整性的...
为什么地球上的大多数生物都分为两性,而不是三性甚至更多性别呢?
从生理上来说,人类显然是分为男女两性的,这是由人体内有没有Y染色体来决定的。不过今天在邮件组里跟人讨论其他问题,有人回复了这么一条:同源染色体的基因重组本是用于降低有害突变保留的几率、维持遗传完整性的...
从生理上来说,人类显然是分为男女两性的,这是由人体内有没有Y染色体来决定的。不过今天在邮件组里跟人讨论其他问题,有人回复了这么一条:
同源染色体的基因重组本是用于降低有害突变保留的几率、维持遗传完整性的,但Y染色体因不能与X染色体发生重组,被认为容易发生损毁而导致退化。人类的Y染色体在其演变的过程中丢失了原本拥有的1,438个基因中的1,393个,约每一百万年丢失4.6个基因。据推算,若Y染色体仍以这样的速率丢失基因,它有可能在一千万年后完全丧失功能。灵长目动物(包括人类)的Y染色体已严重退化这一现象预示着,这类动物会相对较快地发展出新的性别决定系统。学者估计,人类将在约1.4千万年后获得新的性别决定系统。
不过,据说Y染色体的退化并不意味着男性的灭绝,而是会产生新的性别决定系统,最终还是会分出两种性别。据说这样的事情在果蝇身上还真的发生过!
于是,我的问题就来了。性别决定系统的颠覆是在短短几代里就发生的吗?在这几代之中,人类会不会一下子出现好几种性别?
如果再引申一下的话,为什么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都是两种性别?有没有可能在某个星球上,大多数物种是三种甚至更多种性别的呢?
就回答第二个问题吧...
讨论“三种性别中任意两种遇到一起就可以交配”这个设定...
按照生态学的说法,任何性状得以存在至今,是因为它能让“收益-成本”最大化。
那么相比于无性繁殖,有性繁殖的收益和成本分别是什么呢?
收益:能迅速产生变异,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;
成本:不能随时随地繁殖(需要找到交配对象),并且找到了交配对象可能还要跟其它同性争风吃醋,这些都是很消耗能量的...
于是我们来看看两种性别和三种性别的收益和成本有没有区别~
//以下是一些充满专业术语的计算...
先说收益,假设某基因位点有两个等位基因A和a,它们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都是50%,在哈代-温伯格平衡的状态下无论雌雄,产生A配子和产生a配子的整体可能性都是50%,后代的基因型是25%的AA、50%的Aa和25%的aa。
假如把性别变成三种,那么对于某基因型未知的个体,产生A配子和产生a配子的可能性仍然各为50%,不管它是什么性别...这样,后代的基因型还是25%的AA、50%的Aa和25%的aa,跟两种性别时一样。
也就是说,重要的是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而不是性别数量,无论性别有多少,后代的基因型总是那几种~
再从成本的角度看看吧...首先三种性别要能互相在外表上区分开,就得比两种性别多消耗能量,不管是表现出外在特征还是识别这些特征;然后还有一些行为学上的问题,比如“一雄多雌”在三种性别的时候会表现成什么样呢?一个X性别养一堆Y和Z性别的后宫?那Y后宫和Z后宫产生感情了肿么办?要是只找Y性别的后宫,那成本又高了...还有抚养孩子时候分工的问题,谁孵蛋,谁喂奶?如果有一个确定的性别X来做这些事,那么Y和Z生的孩子肿么办呢?如果让三种性别都有喂奶的能力,那成本又高了...
扯远了,总之三种性别这事儿呢,在生态上并没有明显的优势,但劣势却是不少,所以它才没有变成主流吧...
您可以邀请下面用户,快速获得回答
加载更多答主
一周热门 更多>